春節(jié)的學生手抄報
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。千門萬戶曈曈日,總把新桃換舊符!芭f的一年過去了,換來了新的一年。在除夕夜當然少不了看春節(jié)聯歡晚會,我們全家人一齊精神抖擻地坐在電視機前一起守歲。 下面是關于春節(jié)的學生手抄報的內容,歡迎閱讀!
春節(jié)的學生手抄報
春節(jié)傳說--貼春聯和門神
據說貼春聯的習俗,大約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時期,這是有史為證的。此外根據《玉燭寶典》,《燕京歲時記》等著作記載,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“桃符”。
在中國古代神話中,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,當中有座山,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,樹梢上有一只金雞。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,夜晚出去游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。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,門邊站著兩個神人,名叫神荼、郁壘。如果鬼魂在夜間干了傷天害理的事情,神荼、郁壘就會立即發(fā)現并將它捉住,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,送去喂虎。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、郁壘。于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,放在自家門口,以避邪防害。后來,人們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、郁壘的名字,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(zhèn)邪去惡。這種桃木板后來就被叫做“桃符”。
到了宋代,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,一則不失桃木鎮(zhèn)邪的意義,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,三則裝飾門戶,以求美觀。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,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,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。
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,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.習慣。據說,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,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。在民間,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,古人認為,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。他們心地正直善良,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,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鐘馗,即是此種奇形怪相。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,相貌猙獰,手里拿著各種傳統(tǒng)的武器,隨時準備同敢于上門來的鬼魅戰(zhàn)斗。由于我國民居的大門,通常都是兩扇對開,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。
唐朝以后,除了以往的神荼、郁壘二將以外,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。相傳,唐太宗生病,聽見門外鬼魅呼號,徹夜不得安寧。于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于門旁鎮(zhèn)守,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。其后,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,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。
春節(jié)作文
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如:清明節(jié)、元旦節(jié)、中秋節(jié)、元宵節(jié)……我最喜歡的還是中國最隆重的節(jié)日——春節(jié)。
好不容易盼到大年三十,我們一家穿著新衣服高高興興地來到奶奶家。奶奶家的大門上早就貼好了春聯:爆竹聲聲辭舊歲,梅花點點慶新春。橫批是春風撲面。爺爺奶奶早早地準備了年飯,十個菜擺了滿滿一桌,表示十全十美。這么多菜里肯定少不了魚,寓意年年有余。晚上,我們圍在火爐邊看春節(jié)晚會,爸爸媽媽在給遠方的親人發(fā)短信拜年,人人都說著喜慶的話……接近十二點,整個城市都沸騰起來啦!家家戶戶都在放爆竹,五顏六色的煙花騰空而起,噼里啪啦響成一片,小孩子們開心地在煙花旁跳來跳去,嬉笑玩耍,大家都在迎接新年的鐘聲。
我還去廣州過了一個春節(jié)。廣州是南方,過春節(jié)時仍然很溫暖。那兒的風俗是過春節(jié)逛花市,每個小區(qū)里就有一個很大的花市,里面擺放著許多吉祥的花兒:百合花、招財樹、金錢桔、杜鵑花……花市里人來人往,大家都買了自己喜歡的花送給親人和朋友。
春節(jié)不但每天都有許多好吃的,而且能得到許多壓歲錢,更重要的是能一家團圓。我喜歡春節(jié)!
【春節(jié)的學生手抄報】相關文章:
春節(jié)學生手抄報內容07-03
小學生春節(jié)手抄報07-04
關于春節(jié)的學生手抄報07-06
春節(jié)小學生的手抄報07-04
春節(jié)學生手抄報圖片07-08
春節(jié)學生手抄報資料內容07-03
春節(jié)學生手抄報素材內容07-03
2015小學生春節(jié)手抄報07-05
小學生猴年春節(jié)手抄報07-04